English

素质教育对教学管理的新要求

2000-06-21 来源:光明日报 丁景梅 我有话说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本质是创造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它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教学管理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化的统一,使学生在良好校园氛围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方法虽然是多样的、综合的,但主要还是通过教育过程完成的,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管理应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教学目标、教学投入、教学内容、教学频率、教学评估等等,都应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确定和进行,教学管理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以使适应力强的创新人才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在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适应性工作,而是一种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性工作。如果因循守旧、凭经验办事,只是简单地、年复一年地重复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情,缺乏改革意识,没有对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状况与师生心理变化特征的了解和把握,就难以提高人才培养的位置,无法培养出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只有不断改革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不断增强现代管理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在高校中形成以创新为荣的氛围,鼓励学生创新,鼓励教师创新,鼓励管理创新,这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首先,从教学管理的内容看,一是教学目标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模糊性,即使在1998年新专业目录颁布后,不少学校的教学目标调整,也只是一般地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很少把法制教育与美育,学生的智能发展尤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科技能力与外语能力放进教学目标中去,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也较笼统与原则,更没有分解到具体的课程目标上去;二是教学内容陈旧的现象比较突出,教学计划缺乏创新,常限于局部的调整,课程体系不能充分反映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教材的重复编写、粗制滥造的情况不同程度地继续存在;三是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不少教师还停留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水平,不善于精讲多练的启发式教学,依靠题海战术,拖堂加课进行灌输,不能掌握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四是教学评价缺少规范,诸如教学评价由谁来操作,在什么时候进行,如何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评价的结果是否公开等问题,在许多高校中并无定法,导致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其次,从教学管理的方法看,过份强调了集中性、统一性与单一性,招生统一、培养目标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课程体系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评定标准统一、毕业证书统一,虽然这些能强化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有好处,但它却是以牺牲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与活力为代价,使教学管理丧失了其个性与创造力;另外,学校在招生、分配、专业设置、学制与层次、学生的专业选择等管理方面都呈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也造成了学校无法及时实施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再有,现有的教学管理多为过程管理,只求四平八稳、千校一面,不求变革创新、各具特色,管理方法僵硬、呆板,导致管理的滞后和被动,使学校和学生难以拓展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再次,从教学管理的效果看,存在的问题是:专业教育过窄,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文化陶冶过弱,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文化底蕴不厚;功利主义导向过重,使学生的基础训练不够,文化品位不高;道德培养目标过严,使学生对其内涵认识不清,违纪违规现象不断;心理素质教育过少,使学生自信心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共性制约过紧,使学生个性发展不好,创造性不够,显然,这些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适应不了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的。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